持续推动“八八战略”在桐庐走深走实
发表时间:2023-08-18    来源:今日桐庐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不仅从长远和根本上提供了省域层面应变局、开新局、创胜局的“金钥匙”,更为桐庐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八八战略”正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成功典范,它贯穿于谋划、实施、贯彻的全过程。
直面问题 方能赢得主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曾经的桐庐,因承接了以制笔、针织、箱包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订单,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加工地,这样的传统产业一度占到了全县经济总量的60%以上。但当今,在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经济大环境下,桐庐谋求发展的“老三样”显然已站不住脚跟。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我们能否把握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尤为重要。”桐庐认识到症结所在,也为新的发展格局埋下了种子。
  污水横流、垃圾堆积,曾是农村环境的“痛点”。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农民流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农村抛荒,全域美丽本底失去最靓丽的底色,拖后城乡融合发展的脚步。桐庐的乡村,绝不可能以这样的面貌走向振兴、实现共富。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直面问题,就要打破思维僵化的桎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产业发展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改变,桐庐必须立足经济发展新阶段来认识问题、找准问题,顺应发展规律变化,方能赢得发展的主动,从而扭转发展的局面。
破解问题 要用新理念新思路
  大潮起钱塘,大道汇之江,奋进在桐庐。
  当前,桐庐正处于城市定位从浙西山区县向杭州近郊新城迭代、经济发展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型经济迭代的“两个迭代”的关键期。而杭州,在载体、机制、政策等方面,又作出了推动西部区县跨越式发展的系列部署和务实举措。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我县提出“优资兴业、聚人兴城、强产兴县”三大战略,并将“强产兴县”作为重中之重,把产业、城市、资源、人作为整体来系统谋划,各有侧重又互相融合。
  发展,始终贯穿在20年的实践中。“八八战略”提出后的几次党代会,桐庐先后确立“工业强县”“产业强县”等发展战略。20年,桐庐发展的模式在变,所处的方位在变,发展的思路更要转变。那么适合桐庐的产业,是什么样的产业?
  随着《桐庐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桐庐进一步优化未来发展战略,将视觉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和快递物流定位为优势产业,产业赛道更加清晰。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县充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深入融合、杭州城市能级提升、亚运会举办以及桐庐对外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有力承接杭州主城辐射,协同实施产业跃升、全域大美、改革赋能、文化兴盛、民生福惠等五大行动,重塑空间格局和产业人文体系。
解决问题 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生动解释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八八战略”就是这样一张蓝图,为浙江新世纪的发展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把浙江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有机地联系起来,防止工作单打一,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单向度”的发展。
  20年来,桐庐深入挖掘“八八战略”及“十六字”重要指示的思想精髓、理论内涵,迭代周四夜学、新村夜话等载体,用好社科、党校等智库,在学习、宣讲、实干中持续打开从理论到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上升通道,在产业发展、美丽城乡、改革深化、数智创新、平安法治、民生事业、基层党建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创新经验。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就是跳出个人的小框框,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持续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打通经济发展和产业要素流通的“肠梗阻”,消除发展中有形无形的“栅栏”,紧紧围绕任务清单、工作图表,一以贯之抓落实。
 
责任编辑:黄 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