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激活发展“源动力”
发表时间:2023-09-15    来源:今日桐庐
  一份份闪亮答卷、一幕幕温暖画面的背后,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凝聚着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强大动能。
  20年来,桐庐着力大抓基层,“春江红”基层党建筑基工程走深走实,“六抓六事”“基层走亲”“快递业党建”等特色品牌不断打响……从蓝图到伟业,桐庐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让“强根铸魂抓党建,厚植优势促发展”,成为20年来桐庐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变追求。
铸魂提能
让党员干部更能“干事”“担事”
  正是箬叶采摘忙碌的时节,这两天凤川街道大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铖格外忙碌,他正忙着抓订单拓销路,帮村民将箬叶变成“黄金叶”。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箬叶,自村里建立大源村箬叶专业合作社后,村民一个采摘季预计增收1.5至2万元,让原本地处偏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小村庄,也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增收。
  转折始于2017年。李铖放弃了城市里颇有前景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了村书记,想方设法为村里谋发展。
  大源溪提升改造有序推进、流转土地600余亩用于租赁……7年来,大源村在“领头雁”李铖的带领下,村集体年收入也从昔日的20万元,跨越式增长至100万元。
  “这真的没想到,我们农村干部也有机会成为乡村治理人才。”而就在前不久,李铖从县里捧回杭州市紧缺实用人才(F类)认定书。一份人才认定书,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包括李铖在内,今年桐庐共有5名能力过硬、群众口碑好的村干部获评首批乡村治理人才,不断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干事创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一直以来,桐庐十分重视乡村振兴,不仅将乡村治理人才纳入“紧缺实用人才”(F类)名册,还严格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给予10万元基本工资;建立“一酬六有”激励保障体系,精准落实关心关爱措施……通过补贴“真金白银”、打通“上升通道”等系列措施,大力吸引青年人才回村工作。
  目前,全县各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2周岁,较上届降低4.2岁,“90后”一肩挑人员10人、班子成员14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一肩挑”人员136人,占67%。
  如今,在全县经济发展、美丽建设、亚运筹办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都能看到年轻干部的身影。
  与此同时,我县以农村(社区)党员为培训对象,以党的政治理论和乡村产业发展为培训重点,创建“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品牌。每期培训200名左右,每年10期左右,用5年时间让村社党员都能到县委党校培训1次,努力培养一批乡村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截至目前,共计培训党员近1万余名,实现全县60周岁以下村社党员培训全覆盖。
网格智治
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业态到新业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桐庐的基层党组织就向哪里延伸。
  “老童啊,没想到这么快就把电线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放心了,网格员办事特别有效率。”近日,平阳山社区金龙花园小区居民陈先生连连点赞。
  居民口中的“老童”其实是金龙一网格的专职网格员童忠献,该网格涉及小区1-9幢以及21幢和22幢,共11栋房屋384户居民。每天童忠献都会走访网格内居民,聊聊家常、问问近况,帮忙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的问题,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小区大事小事有地找、有人管,离不开平阳山社区积极探索“网格议事日”制度,聚焦居民身边关键小事,创新推出“5463”民主协商议事法,推动“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形成网格自治闭环新体系。
  “我们还创新了‘1+6’工作法,通过‘挖、集、分、办、督、评’六步,统筹力量,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地做好网格内各项工作。聚焦网格内空巢和独居老人,建立‘红色1+1’常态化结对服务机制,帮助解决老年人生活难点问题。”平阳山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欢表示。
  一直以来,桐庐在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强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方面,构建“1615”现代社区建设工作架构,“1”即“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作为现代社区建设的总牵引、总抓手;6即实施“上统下分、强街优社”社区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强村富民改革推进、社区应急体系建设、“五社联动”提质增效、社区除险保安“六大护航攻坚行动”,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重点难点问题特色工作清单,全面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如今,“有事找网格员”成了桐庐群众的共识。
红色领航
让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稳
  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共同富裕,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日的合村乡后溪村,褪去了夏日的炎热,清澈见底的溪水、如诗如画的风景,为村庄平添了一份静谧美。走进竹溪乐园,沿着长长的绿道来到穿越竹林小火车处,60岁的村民林荣朝,正在招呼游客乘坐小火车。
  在“竹溪乐园”共富工坊的引导下,原本作为剩余劳动力的他,当起了小火车“驾驶员”,带领游客穿梭在林海。“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每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一年就是4万。”他喜滋滋地说。
  自后溪村“竹溪乐园”共富工坊成立以来,不断优环境、强产业、抓提升,先后打造“幸福里”示范街巷、“小镇客厅”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等美丽节点,开发水上乐园、稻田卡丁车、星空物语露营烧烤、在水一方集装箱民宿等子项目,为村里及周边60多名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工作岗位,人均年收入4万元。今年以来,“竹溪乐园”共富工坊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营收260万元。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村充分发挥党建赋能作用,让‘共富工坊’充分造‘富’于民。”后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海表示,接下来竹溪乐园共富工坊将完成11亩大草坪扩建、集装箱提升、“竹溪乐园”休闲水系提升等,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促使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一个个工坊建设的小故事,汇聚成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我县聚焦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劳动力等客观实际,合理统筹学校、镇村、商会、企业等资源,积极培养人才、培育产业,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又带动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旅融合式、来料加工式、电商直播式等各类“共富工坊”115个,吸纳农村就业人数335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这也再次印证了,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
  踏上新的征程,桐庐紧紧锚定目标,正奔跑在新的赶考路上。
 
责任编辑:黄 忆宁